广润门文学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在线阅读 - 第2762章生前死后

第2762章生前死后

    从豫州到河洛,一路上乏陈可述。

    在经过了最初的惊险之后,之后的道路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很多负责检查通关的小吏似乎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不在焉的情况,就像是在等着头顶上的另外一只靴子什么时候掉下来。

    离开了豫州兖州范围,进入了河洛地区之后,基本上来说就已经是没有了什么太大的风险了,在河洛区域,杨氏的势力其实弱小得可怜。斐潜和曹cao都没有动杨氏,其实并不是说杨氏有多么能耐,而是根本不需要。

    不重要的人,当然不会特别的关注。

    想当年,杨氏是如何声名显赫,而现在却变成了只能站在斐潜和曹cao之间瑟瑟发抖的小人物……

    世事变幻莫不如此。

    太兴七年,赶在第一场冬雪来临之前,许老六一行人先到了雒阳。

    虽然说雒阳如今更多的像是一个中转站,失去了原本作为京都的气度,但是许老六还是借口说是旅途劳累,表示需要调整休息一下,实际上则是带着孔融的两个孩子,在雒阳左近走走看看。

    许老六确实是商人,但是他之前也是游侠,所以许老六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掏刀子,而什么时候应该掏银钱。虽然说许老六读的书并不多,但是人情世故却比那些士族子弟要懂得多。要是旁人或许会觉得孔融一家倒霉了,也就不值得为孔融两孩子做点什么,但是对于许老六来说,这种事情其实投入不大,但是卖个好之后或许将来可以落个免费人情,岂不是举手之劳?

    对于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来说,进入了河洛地区之后,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

    兖州和豫州其实很相似,但是进入了河洛地区之后,一切都有些不一样了。

    两个孩子在雒阳左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道路之上的胡人开始多了起来,而且就连汉人也经常是纵马挎弓,提枪拿刀的更是常见。

    『就不怕百姓有刀枪者众,便是聚集闹事么?』大孩子疑惑的说道。

    在山东之处,这些武器一般来说都不会出现在普通百姓的身上。

    一方面是百姓没有武器自然更好管理,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武器什么的,也是要钱的,一般的黔首家庭,能有些钱不都是花在了吃食上,哪里还会有什么闲钱去采购武器?

    许老六呵呵笑了笑,说道:『这关中北地,与山东不同……自汉初起,陇西、北地、上郡、西河等地,良家子多有修习战备,打熬气力之习俗,常被选为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且有句俗话,叫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故名将很多……』

    许老六还笑呵呵的说了些汉代之前出身北地的名将,但是他说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在汉代山西良家子可谓将星云集,出任中层军官的更不可胜数。

    小一些的孩子问道:『那么骠骑大将军也是关西人么,也是勇将么?』

    许老六呃了一声,然后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其实在山东的市坊之中,也能听到有说书人讲述一些关于这些大汉早年的名将的故事,比如卫骠骑什么的,也往往能够得到一大片的喝彩声。但是喝彩之后,也就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直至此刻,两个孩子似乎才渐渐的有些感觉到了骠骑的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如今的雒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既有被毁坏的那些事物,也有重新修建的东西。

    在倒塌的皇宫旧址之处,两个小孩默默矗立。

    或许在两个小孩心中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个王朝的衰败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崩塌的皇宫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了大汉的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杨氏在雒阳,也不能说是不努力。

    杨氏不管是在民生政务,还是军事兵卒上,都在努力着……

    只不过很遗憾,杨氏的努力,就像是皇宫的残骸一样,说有价值罢,也说不上究竟价值在何处,但是说没有价值罢,也多少有些价值。

    杨彪杨修,既不算是山西人,也不算是山东人,杨氏从一开始就想要走中间人的路线,但是中间路线却不好走,就像是油和水,雒阳和杨氏,就像是处于油和水之间的那条界线。

    有些事情是可以融合的,但是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妥协的。

    如果说明确了双方是完全不可调和的,那么继续走中间的这条线,就不管是怎样做,都是错了的……

    如果说在河洛地区,两个孩子开始看到了大汉的尚武之风依旧存在的话,那么在进入了长安三辅之后,看到的则是大汉的富庶繁荣。

    在长安三辅的黄土塬上,田畴块块相连,好像巨龙身上的密集鳞片。

    这些土地,被成国渠、灵轵渠等水利设施横穿勾连,田界阡陌密密麻麻,就像是丝织品上花纹一样纷繁,沟壑缭绕则如刻镂在大地上的图桉。

    如今秋收已经完毕了,但是田地里面的农夫依旧劳作不息。船只在渭水往来不息,将各县收上来的粮食集中到粮仓中。

    和雒阳的那些民众不同,在长安三辅的百姓明显就显得更加自信,更加惬意,脸上的笑容也更多……

    这一切,都让两个小孩有了更多的直观感受。

    商队缓缓前行,而坐在车上的大小孩子则是有些目不暇接。

    忽然之间,有一队兵甲森然的骑兵,打着骠骑的旗号而来……

    ……(的·??·?)(?·??·?)……

    就在大小孩子到了长安,旅途接近尾声的时候,孔融的生命也走向了尾声。

    在许县朝堂之中,只要稍微有一点的经验,就会清楚丞相府内商议大事,而天子阶下商议小事。

    按照道理来说,丞相是百官之首,遇上有朝中大事,丞相府自然会组织将军、公卿、大夫、博士、议郎集议,但是什么事情都是丞相说了算,自然会让那些想要推崇天子权柄的人感觉不适。

    丞相府大门口,有五十名的带甲兵卒持戟守着,一时辰换一班。

    而在丞相府内则是采用了『四出门』的架构,其实和皇宫大殿的布局也非常相似,其内外以府门、中门、閤及所属垣墙分为三个区域,府门有阙、署,阙下让等待者休息的官署中,当下已是满满的人,接近了百数,比起大殿之中的朝会都热闹了三分。

    丞相长史王必站在中门之侧,一言不发,目光看着周边的这些官吏,神色之中略微有些审视和讥讽的味道。

    王必出身并不高,所以他和颍川这些自诩高门,以及所谓的世家子弟一直以来都不是太和睦,当然这也不算是王必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其实除了王必之外,在曹cao之下的还有很多寒门出身的人,这些人几乎撑起了曹cao丞相结构的大半。

    另外一旁,则是荀或。

    荀令君依旧是翩翩有礼,不管是谁向其问候施礼,荀或都会还礼,并不以其官职大小,亦或是亲疏远近为区别。

    丞相府中门内为相舍,设有正堂、庭、后园与诸曹吏舍,今日的集议,自然是在正堂召开。

    不多时,云板敲响,众人便是在礼官的引导之下,进入正堂之内。

    以王必和荀或等人为首的文官,占据了前列,他们和曹氏夏侯氏的武将系列分列左右。文官系列的比较安静,而武将系列的则是大着嗓门叽叽咕咕议论着什么,接连被礼官提醒了几次,才略微低了一些下去。

    至于中低层的官吏,大多数都是高冠广袖,坐在堂内靠后一些的位置,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有侍中、郎官、大夫的职位,因人数太多,一排也坐不下,也没有特别的桌桉,几人凑在一张席子上。他们在集议时极少发言,基本是看热闹的。

    片刻之后,随着一声钟鸣,曹丕穿着红黑色的官袍走到了丞相主位的侧面,先是冲着荀或等主要官吏拱手以礼,然后才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封丞相诏令。

    曹cao还在返回的途中,曹丕当下作为嗣子,代替曹cao出席这样的会议,虽然说略有一些礼法上的瑕疵,但是问题也不是很大。

    或许。

    『丞相令,前北海相孔,失土弃民于先,枉顾忠孝在后,兼有勾结贼党,谋乱朝政,蛊惑天子之嫌,今有昭狱,御史共审,其罪昭然,责丞相府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合古今,明正其罪,然后乃加公示,广布天下,以明律令,以正朝纲。今日诸卿畅所欲言!』

    这个模式,其实有些像是皇帝让大臣们议事了。

    有时候皇帝也不会亲自出席这种议政,而是让某人代为主持,然后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若是皇帝认可,便是会在上报的书面报告上写三个字,『制曰可』,甚至省略的写一个『可』,就算是完事了。如果皇帝不同意议政的结果,就会打回去,让重新再议,到时候群臣就会根据皇帝的意见,或是调整利益分配,见风使舵什么的。

    皇帝强势,那么群臣自然就是阿承上意的居多。

    当然,也会有个别的铁头娃,坚持己见力争到底的。

    如今皇帝无权,实权都是在曹cao手中,所以当下议政,已经类似于皇帝的模式了,众人也都已经算是习惯了。至于那些不习惯的人,反正也不会待多久。

    孔融之事,拖到了现在才像是要最终决议,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

    不然,每一次的集议,都是能看清楚群臣观点倾向的好机会。曹cao有意不出场,就是给这些人一个感觉,是还有机会『畅所欲言』的,以此来观察他们的立场和倾向。

    曹丕坐在上首一侧,瞄了瞄虚位的丞相桌席,然后又瞄了瞄座下的众人,嘴角挂出了一丝笑意。曹丕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郗虑身上。

    郗虑觉得头皮发麻,似乎有无数小虫在他脑袋上钻来钻去,似乎下一刻就会撕咬开他的头皮,然后啃食他的脑浆一样。

    众目睽睽之下,郗虑就像是被人用目光推出来一样,腿脚迈出去了,但是上本身却在抗拒,似乎整个身躯都有些别扭的感觉。

    感觉归感觉,活还是要干的。

    『臣……臣请诛孔氏融文举!』

    郗虑觉得自己的嗓子发干,发紧,似乎出来的声音根本不是自己的,而是另外的什么东西在说话一样,但是话说了一个开头之后,似乎也就润滑开了,也不再那么痛苦了。

    『上有天子皇恩浩荡,仁慈四海,又有丞相以身作则,标榜于前,然孔氏不知悔改,jian险巧佞,祸害地方,臣请诛贼以清朝政!』

    『臣末微之时,于乡野之中,亦知大汉以忠孝为本是也。为官当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正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然孔氏融文举,文无言德可传世,武无靖功可安平。书曰,以私害公,非忠也。又有云,公家之利,知无不为,方为忠也。故孔氏融文举,在上不忠于君王,对下不忠于百姓,此乃其罪一也。』

    『孝,上为老,下为子,夫孝,德之本也,承双亲,顺其意,可谓孝也。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百善孝为先。孝经亦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于大孝。忠孝本一体,忠孝道着,乃能扬名荣亲,此乃终于立身是也。然孔氏融文举,口出妄言,着称情欲,罔孝之本,弃人之亲,羔羊尚知亲恩,况人乎?此乃罪之二也。』

    『臣蒙皇恩浩荡,忝居御史之职,深感兢兢,履于薄冰。则凡事有益于国家,可以仰报万一者,虽死有所不顾,日夜惧思舍身图报之道,况臣本以监察地方,除贼蠹为职,凡有害于社稷者,均谓之贼,亦当除之。』

    『臣观孔氏融文举,盗权窃柄,误国殃民,不忠不孝,祸乱人心,可谓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贼寇于边者,盗匪之类,乃疮疥之疾也,贼融者,乃门庭内寇,为心腹之害也。贼有内外,攻宜有先后,未有内贼不去而可以除外贼者,故臣请诛贼融,当在剿绝外寇之先……』

    郗虑越说,渐渐的气势也就起来了,神情也激动起来,就像是进入兴奋期,甚至开始觉得原本事实就是如此,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代表了真理,都是代表了大汉,代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发言。

    郗虑话音方落下,一旁的路粹也是急急的接口表态道,『臣有闻,善则称君,过则归己,人臣事君之忠也。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盖人臣以己之善而归之于君,使天下皆称颂君之德,不敢彰己之能以与君争功是也。贼融则逆之,每有上恩行政之善,必言其不足,吹毛求疵,捕风捉影,唯恐天下之人知上恩是也!为人臣者,若为忠孝,果若此乎?』

    『昔黄巾为乱,贼寇犯境,深入乡野,百姓皆苦不堪言。时贼融于北海,身为郡国之首,郡县军校问其计,本应宜力主剿战,以伸朝廷之威,以纾百姓之忧可也。然其曰,不与战,贼可自退。按兵不动,任贼抢足便自退回。是故传令不战,令北海四野败坏,百姓流离失所,终酿大祸,不可弥补,北海至今十室九空,皆为贼融之所罪是也。』

    『夫人臣者,岂能谄谀以欺乎上,贪污以率其下乎?贼融位北海之时,通贿殷勤者,虽贪如盗跖而亦荐用,奔竞疏拙者,虽廉如夷齐而亦罢黜。以至黄巾贼乱之时,竟无可用之人,无可战之兵!今捕贼融于狱中,上尤仁厚以期其悔改。然贼融顽冥不化,狂妄自大,拒不认罪,又有悖论不堪入耳,妖言以惑百姓,实乃罪大恶极!直当诛之!』

    有了郗虑和路粹开头,似乎原本紧张的空气也变得流动了起来,一时间纷纷有人出言,基本上都是表示孔融有罪,当斩杀之。

    『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经是虚名多年,你我皆有责也!』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人人可诛之!』

    『今斩孔氏,可正风俗!可明朝纲!』

    『当以贼罪,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剩下的人,则是默然。比如王必,他只是看着,并没有说话。因为他基本上是属于亲曹派的,即便是不说什么孔融的罪名,也不会被认为是孔融同党。

    另外的,就像是荀或,也是眼观鼻鼻观口,似乎风吹不动,万事不惊。

    闹纷纷一段之后,渐渐的也就安静了下来。

    曹丕缓缓的点了点头,『既然诸位皆如此言,便依律书奏处之就是。』

    听到没,这就是『公论』!

    朝廷之上的大员,身为经学的传家士族等人的『公论』!

    孔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好处,头顶生疮什么的等等,所以……

    时太兴七年冬,原北海相太中大夫,孔融弃于市。

    孔融生前,自称孔融之友者,叙述与融亲善无间者,不知凡几。

    孔融死后,唯有京兆人脂习元升,与融相善,及融被害,许下无人敢收。独其往抚尸而哭之。

    /14/14653/3206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