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关系进步
书迷正在阅读:楚昀宁萧景珩、洛蓝和钰王爷的小说、金榜题名时,才发现妻子是三圣母、第五形态、陈浩章梅叶心仪、龙隐宁欣、高手下山祸害九位女弟子、我的绝色小师姐、萩松 薄荷巧克力冰淇淋、做局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次日 玉安公主拿着云澜皇后的玉佩,带上了亲卫队,准备赶往南端,临走前云澜皇后紧紧拽着她的胳膊:“玉安,你答应母后一定要把你皇兄带回来。” “母后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全力把皇兄给带回来的。” “不是全力,是一定!”云澜皇后目光凌厉,是不容置疑的冷冽:“无论你用什么办法,本宫只要你皇兄平安无恙的回来,知道吗?” 云澜皇后眼眸忽然虚闪,仅仅片刻后才点了点头:“玉安,你是本宫的亲生女儿,本宫当然会救你。” 真实想法如何,玉安公主心里跟明镜似的,她这个公主对于云澜皇后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留在身边打发打发时间而已。 “母后,皇兄自幼疼爱儿臣,和儿臣情同手足,而且没有皇兄支撑,儿臣和母后以后的处境一定会很艰辛的。”玉安公主嘴上安慰着云澜皇后:“这次儿臣还会带世子一块去,多个人在说不定能多出一份力。” 云澜皇后这才放下心;“好了,这一路上别耽搁了,你快去快回吧。” “是!” 在云澜皇后的注视下,玉安公主上了马车。 十天后 楚昀宁收到了云澜皇后的亲笔书信,上面写着一系列和好的条件,银钱,兵马,粮草,随便她提。 “为了这么个草包废太子,云澜皇后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她只能说,废太子能有今天这一切,云澜皇后也功不可没,一步步将人宠惯的不成样子。 “废太子就算是回去了,云澜皇帝也不可能会原谅他的。”莫公公冥思不得解:“皇后这不是坑了废太子吗,还不如从此以后隐姓埋名,做个普通人呢。” 就算是云澜皇帝可以原谅,云澜的文武百官以及上上下下的百姓也不会容忍这么个草菅人命又没手段的主子。 楚昀宁勾唇笑;“书信暂时不予回复,至于废太子,先好吃好喝养着,不许任何人接触他。” “楚尚宫您放心,奴才一准儿办到。” 这时北北一手牵着明文帝,另只手提着个菜篮子,正迈着欢快的步子赶来,冲着他咧着嘴笑,甜糯糯的喊了声:“娘亲,我们今天摘了好多黄瓜和番茄,还有小果子,可甜了。” 楚昀宁看见他来,不自觉心情都好了,也跟着笑起来:“难怪一大早就没看见人影了,原来是去采摘了,小鼻子上还沾上了泥。” “娘亲,这果子是给你带的。”北北高高举起了手中的菜篮子,神秘兮兮的在楚昀宁耳边嘀咕:“娘亲,我还帮了你一个大忙噢。” 被北北的表情勾起了好奇心,楚昀宁顺着话问:“什么大忙,你快告诉娘亲。” “我在蔬菜棚子里闻到了一股很奇怪的香味,发现有不少果子上被抹了药,是一种慢性的毒。” 话落,楚昀宁脸色微变,眸中划过狠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应该是就是军营里出现细作。 “娘亲,这些是没有毒的。”北北从小就跟着楚昀宁辨别毒药,嗅觉灵敏,所以绝对不会闻错的。 楚昀宁伸手摸了摸北北的小脑袋:“北北你太棒了,真的是帮了个大忙,娘亲该怎么奖励你才好呢。” 北北很认真的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如果我能有个小meimei那就更好了,真的没有,那就缝个漂亮的洋娃娃吧。” 这话楚昀宁没法拒绝,就像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把自己给埋进去了。 气氛尴尬了一会,紧接着北北又拽着和楚昀宁的手说:“娘亲,我带你去看看大棚吧。” “好!” “先不急,等北北吃完早膳再去也不迟。”明文帝却不紧不慢的拉着北北坐下,一边替他挽起了袖口,另一边还不忘给他摆好了碗筷,又细心的盛了一碗粥放在北北面前。 北北很礼貌的道了谢;“谢谢皇伯伯。” “不客气。” 一大一小邻座,各自低着头安静的吃着早膳,莫公公则在一旁伺候,两人气质淡然,似是一点儿也不着急。 楚昀宁失笑,倒是她粗心了,差点忘记了北北还没有吃过早膳,于是也坐在一旁,时不时给北北夹他爱吃的。 北北很好伺候,除了极个别的不喜欢吃,基本不挑食,给什么就吃什么。 “娘亲,皇伯伯喜欢紫薯糕虾饺,我够不着,你帮我夹一块给皇伯伯,这是不是就是夫子所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北北眨动着无辜的眼睛,一脸懵懂的样。 若不是了解儿子,楚昀宁肯定就会被北北这幅模样骗了。 明文帝抬眸斜了眼楚昀宁。 研磨她干过,给皇帝夹菜还真是头一回,于是她看向了莫公公,莫公公顿时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能把脑袋垂低,佯装看不见楚昀宁的眼神。 老老实实的当个聋子,瞎子。 无奈之下,楚昀宁只好动筷子夹起一只紫虾饺放在了明文帝碗中:“皇上,这虾饺味道属实不错,您尝尝。” “好!”明文帝也没客气,低着头直接一口咬住。 楚昀宁见状,小脸涨红。 “味道的确不错,比御膳房的还要好吃,是朕从未尝过的味道。”明文帝毫不吝啬的夸赞。 北北点点头:“是啊,还有南瓜糕,就是大棚里种植的南瓜做的,软糯可口,一点儿也不腻,娘亲,给皇伯伯夹!” 楚昀宁朝着儿子使了个眼色,差不多得了,奈何北北就像是没看见似的,继续指挥着他够不着的地方。 明文帝含笑配合着,楚昀宁夹什么就吃什么,这一顿饭下来,肚子撑得够呛,莫公公见状赶紧让人准备热茶过来解解腻。 一顿早膳在很奇怪的氛围中度过,北北笑的不亦乐乎,两只手一手牵一个赶往大棚。 或许是因为没有集中注意力,加上泥土雪滑,所以楚昀宁脚下不慎差点滑了一跤,明文帝手疾眼快的扶住她纤细的腰肢。 顿时鼻尖女儿家的馨香味传来,明文帝心跳的飞快,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 楚昀宁更是闹了个大红脸,脚站稳后立即直起腰:“多谢皇上。” “不客气,你注意些脚下。” “是!” 三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大棚,帘子撩起,楚昀宁就察觉了不对劲,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怪异香味。 随手摘下一只番茄,掰开里面看了看,和平常的番茄并没有什么异常,一般人根本就察觉不出来,只有会医术的人才能敏锐察觉。 幸亏北北机灵,否则这大棚里的蔬菜全都完蛋了。 “北北,是所有棚子里都是这样吗?” 北北摇头:“不是的,目前为止我就发现了五个大棚子这样,剩下的还没有被波及。” 在边关一共是三百个大棚,这就说明那些人还没来得及下手。 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就这么被毁了,楚昀宁心里窝着一团怒火,毁粮食是要遭天谴的! “去把这几个棚子的负责人叫来,另外,让所有大棚负责人都站在大棚外面,不许进大棚!”楚昀宁冷着脸吩咐。 她今天必须要把幕后之人揪出来! 楚昀宁从第一个棚子开始检查,瞧瞧是不是只有五个棚子遭了秧,最后检查下来,的确如北北所言,只有五个。 紧接着楚昀宁进了大棚开始寻找根源,她要知道毒下在了哪里,北北忽然仰着头,指了指上方漏出几个眼的洞:“娘亲,会不会是从上面动的手脚?” 顺着视线看去,楚昀宁也有些不确定,她要亲自上去检查一下,可惜她不会武功。 明文帝见状忽然搂着她的腰,腾空一跃,落在了房屋顶上,楚昀宁吓得紧紧拽住了明文帝的胳膊不松,好一会站稳了脸色才缓和。 北北见状,掩嘴偷偷的笑:“莫公公,我娘亲是不是很配皇伯伯?” “配,配,极配,小郡王真是好眼力见,这世上在没有人能比你娘亲和皇上更绝配的了。”莫公公笑着说。 他伺候了明文帝多年,见过了明文帝的各种脆弱和无奈,这绝对是明文帝动真心了。 再说,楚昀宁也值! “的确是从这里下药的,这上面还有残留的药物。”楚昀宁冷着脸,药性并不浓,只要连续吃上半个月左右,药性就会发挥,而且是见了血之后,便不由自主的开始抽搐,晕倒,陷入了幻境中,有自残的行为。 “这些药制作起来可都不便宜,这幕后之人可是下了本钱了。”楚昀宁说,又对着明文帝使了个眼色,表示要下去。 明文帝再次搂住了楚昀宁的腰,一跃而下,脚尖落地之后,楚昀宁的心才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东陵在背后干的。”明文帝一眼就猜到了。 楚昀宁紧接着说:“东陵是要来攻打南端,所以才会给蔬菜下药,掐着时间来攻打,到时候咱们的将士们根本无法抵御,所以就只能被打败了。” 不用说肯定就是沉碧的主意。 她现在越来越懊恼,当初就不应该帮沉碧离开后宫,留着她在后宫孤独终老才好。 楚昀宁点点头,紧接着又说:“赶紧派人去查看粮草,不能让马受了惊。” “是!” 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足足损失了上万匹马儿,明文帝脸色铁青着:“南城王世子真是瞎了眼,居然会留这么个祸害在身边。” “皇上,奴才听闻南城王府已经被东陵皇帝给抄家了,死了一百多个人呢。”连莫公公都唏嘘不已,南城王府在东陵可是第一世家,积累了几代人的功勋,结果全都败在了沉碧手中。 太可惜了! 楚昀宁忽然沉默了,想起沉碧说的预言,按这个节奏,东陵皇帝绝对轮不到南城王世子。 论实力,南城王世子不是最有优势的,论地理位置,南城王世子更是十分尴尬。 只要战线拖延时间更长,南城王世子那边根本就熬不住。 “奴才听说南城王世子那边也在照猫画虎,跟咱们学扣大棚种蔬菜呢。”莫公公撇撇嘴,这些可都是楚尚宫想出来的法子,旁人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沉碧此人不可小觑。”楚昀宁现在已经不信任沉碧的话了,她不确定沉碧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居然开始研究火药。 但不能掉以轻心,一切小心谨慎肯定没错。 “沉碧她究竟是什么人?”明文帝现在有些怀疑了,难道是宫丞相私底下教她什么了? 而且他发现沉碧对楚昀宁的影响似乎很大,认识楚昀宁这么久了,还未见过她惧过谁。 沉碧绝对第一个。 “沉碧她……”楚昀宁语噎,她该怎么解释呢。 明文帝忽然摆摆手:“罢了,既然不方便说就不说吧,朕只知道背后一定有个高人指点。” 肯定是当年宫丞相给沉碧请了个很厉害的师父在背后出谋划策。 闻言,楚昀宁并没有反驳。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这五个大棚子的蔬菜全部扔掉,这里的土需要重新翻一遍。”楚昀宁看着枝头上硕果累累,心里就不是滋味,这些蔬菜种起来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实在可惜了。 “娘亲,你别难过,蔬菜没有了再种就是了。”北北牵着楚昀宁的手安慰。 楚昀宁笑了笑:“嗯,娘亲不难过,有北北在身边,娘亲就开心。” 安抚了北北,明文帝一手牵着北北:“这里有毒还是不要待太久,有什么话出去再说吧。” 楚昀宁忽然发现明文帝对北北无微不至的关心,不像是作假,而是藏在了细微的细节中,有时就连她这个亲生母亲都未必想得到。 也难怪北北这么喜欢明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