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1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18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19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id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www.chinagrm.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第492章白起探众将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广润门文学
广润门文学 - - 在线阅读 - 第492章白起探众将

第492章白起探众将

    看来,确实大汉众诸侯给了东瀛这些大名巨大的压力,在民族覆灭之危之下,至少表面上这些大名们并没有藏私,一个个都出动了全力,聚集了整整三十万以上的兵马分两路迎击大汉兵马。

    而且,这些大名们甚至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依旧在各自地盘的后方继续招募兵马。这股疯狂劲儿,甚至比中国战国时期那种极端兵力与人口对比还要蛮横。

    要知道,在中国的战国时期,诸侯国开始推行郡县征兵制,取消了之前的户口限制,所有的青壮年都变成了征兵的对象,甚至妇女老弱都要作为后勤人员上战场。

    否则,如果不是采取这种征兵方式的话,以当时的生产和人口状况,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是一场几十万规摸的大型战争!

    根据《中国通史》的推测,战国时期的人口总量约为3000万。而根据战国七雄的国力强弱,以及列国的分布区域,大致可以对战国中后期时战国七雄的人口数量进行一个简单的推测。

    秦国:战国七雄之中最为强盛之国,尤其是占据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两大粮仓,其人口数量最多,约为700万左右。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实力大增,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人口约为600万左右。

    楚国:在秦国的接连进攻之下,楚国丢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面积有所缩水,但楚国却又灭了越国,且国土面积仍然不小,人口约为600万左右。

    齐国:虽然在济西之战后丢失了大片土地,国土面积大为缩水,但由于经济较强,人口密度却是七国之中最高的,人口约为400万左右。

    魏国:战国中后期已经彻底沦为小国,人口保持在200万左右。

    燕国:燕国不仅国土面积较小,且地处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小,人口保持在150万左右。

    韩国:地处四战之地,为七国之中最弱之国,末期领土已经极小,人口应该在100万以上。

    而从《战国策》中找到的一些相应记载,也可以看出各国军队的大致规模。

    秦国(秦惠王时期):奋击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楚国(楚威烈王时期,未计算楚国水军):带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齐国(齐宣王时期):带甲百万,车千乘。

    赵国(赵惠文王时期):带甲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魏国(魏襄王时期):武卒二十万,苍头二十万,斯徒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燕国(燕昭王时期):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

    韩国(韩宣惠王时期):精兵二十万,厮徒十万。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对比之上,就可以看出战国七雄时期,当时的兵力与人口之间的对比是多么的疯狂。

    而现如今倭国在大后方疯狂征兵的情况,明显要直追中国战国时期的这种景象。而仅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这些东瀛大名们抗击大汉的决心。

    只是,东瀛大名们毕竟位于东瀛各地,他们的兵马想要全部汇聚过来,必定是需要时间的。而就在东瀛诸大名将兵马汇聚完毕之后,大汉后续的大部队也已经分批到达,各方大战一触即发。

    而这个时候,大汉众诸侯麾下的这些将领们也齐聚一堂,开始商议这一次大战的事宜。

    “诸位,据尼子先生传来消息,东瀛诸大名已实现联合,并以武田信玄为盟主!兵分两路向出云而来!”白起淡笑着说道。

    “白都督,不知倭国两路兵马从何处攻来!”徐达率先开口问道。

    徐达也真不愧是达到了神级的统帅,一开口就是关键问题。两军对垒,知己知彼,才可以从中寻找胜算。因此,敌军两路出兵的路线是最需要先问清的,这样才可以让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应对。

    一旦连对方的出兵路线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他们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只能够在最后被动地等敌人打过来了。

    而在场的五路诸侯之中,也就晋军可以提前探查到敌人的一些情报。毕竟,大汉诸侯的手再长,也不可能将情报网铺到东瀛这里,包括晋军也是这样。

    一来,众诸侯之前也没有重视过倭国,甚至不见得全部都了解倭国的存在。二来,大汉与倭国在语言、文化等各方面之间的差距都非常之大,想要往这里安插一个合格的密探,训练十年都不见得可以训练出一批来。

    众诸侯的经历都在大汉内部之上,之前哪有那么多心思注意倭国,更别说进行这么巨大的投入了。

    不过,晋军却得到了尼子经久、尼子晴久等人的投降,尼子氏之前怎么大小也是一个大名,就算探查不到什么隐秘的消息,但一些基础性的消息还是可以及时告诉他们的。

    而白起听到此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众将对于倭国多有轻视之心,像徐达这样谨慎的将领可不多见。

    “倭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盟主武田信玄带领,由美作国入伯耆、备中两地,自东向西攻打出云,一路由上杉谦信自安芸、石见自西向东攻打出云!”白起指着一幅地图淡然说道。

    说到这幅地图,就要再次感谢尼子家族了。之前大汉众诸侯手中东瀛的地图相当粗糙,甚至可以说是多有错漏之处。不过,在尼子家族正式投效之后,一副比较完整的东瀛地图也自然到手了。

    “不过,据尼子先生探查,敌军虽两路兵马出击,然并未轻易动身,反而在其与出云国接壤之地加固城池!”白起再次笑道。

    这一次,他也要看一看其他诸侯会想这些将领的成色。毕竟,虽然大家暂时是盟友,但日后终究有再次对上的时候,提前试探一下这些人,也算是为之后双方对上的时候提供一个保障。

    而听完白起所说的话后,不少的将领依然摩肩擦掌,做好了打一场大战的准备。还有那一部分将领,这个时候却开始沉默了起来,从白起的话中,这些人本能地察觉到一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