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润门文学 - 言情小说 - 带着淘宝混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9

分卷阅读259

    情趣。

“诸位贵人请随小的来,老父母已安排了车,送你们去驿站。对了,小的叫宗盛,字福茂,给诸贵人请礼了。”

任宁愣了下,道“你读过书?”

宗盛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道“以前也不认的,小的以前就是这码头的力巴。可自打左大人来了后,在城里开了识字班,小的下了工便也去学认字。因着认字快,便被举荐给大人,经过考核后,便当了这青山门码头城管的主事。”

“城管?就是城市协管的简称?”

任宁有点懵。

开识字班,连力巴都收?

“你都认字了,还通过了考核怎么还来让你干这苦活?”

任宁有些不解地道“你能通过考核,应是认得不少字了吧?如此也不算粗人了。”

“哪里能跟相公爷们比哦?认识了千把字,能看报。对了,大人,你知道我们常州日报吗?这是专门给我们百姓看的。县太爷说,只要能读报,就能给官府干活了。”

宗盛说着便从自己身上的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这是今天的报纸。这报纸三天出一份,诸贵人若想了解常州民情,可看这报纸。”

任宁接过报纸,一股油墨香味飘入鼻中。再看手中的纸,有些惊讶地道“这是什么纸?怎如此挺括?”

“这小人也不知。”

说话间已到了车队边上,一看这车,任宁又傻眼了。

“这车怎么四个轮子?”

“这是我们大人设计的车,然后通过竞标,将车交给了几个商户打造,官府控两成股,算是技术投资。”

任宁的眼成了蚊香眼。

怎么一堆新鲜词?以前从未听过。

撇去这些新鲜词不谈,就看这马车。

四轮车怎么走?能转向?

就在他纳闷的时候,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主事常昆,常伯玉已弯下腰,查看这四轮车。

“妙,妙!”

他忍不住惊呼,“长乐兄任宁字,你快来看呀!真是妙啊!前车架上置两轮,另两轮置另一车架上,前后车架用一根轴相连,这想法妙啊!这等于是将两个两轮车连一起,如此,就能转向了!”

常昆激动了起来,“这问题困扰我等上千年,想不到竟是如此简单!这左云舒擅工事,果是名不虚传啊!”

几个工部的官员一听这话,纷纷弯腰来看这马车的构建。

虽说是进士出身,可既然被拨到了工部,大多还是懂技术的。

四轮车,明朝不是没有。只是那车转向很困难,需要用蛮力。除非运送重物,不然是很少用到的。

中国地貌多变,与以平原地形为主的欧洲相比,中国的地势显然要崎岖得多。在山丘地带,还是二轮车更有优势。

更重要的,在松散之地,四轮车前轮压过以后,后轮就容易陷落在前轮的车辙上,使得稳当性还不如二轮马车,所以久而久之,四轮车转向问道就没人去研究了。

不过左弗在修建了道路后,觉得这四轮车还是有必要的。不但坐着更舒适,且承重量也大些,而常州的地势也适合用这种车。所以几下一合计,便将四轮马车的图纸画下来,然后通过竞标的方式,将这车放给商户们去做了。

这些商户通过结盟,将资产结合,拿下了四轮车的制造权后,便按照左弗的指使,去往乡下,在新闸一带开了工厂。

厂房建造的材料都是跟左弗购买的。他们无需付出金钱,只要给家具药材来支付这些建筑材料费。对于这些商户来说,这种活动板房很神奇,建造度快,只需几日便能投入使用,而药材家具这些东西他们是很容易搜集到的。

这些商户集合在一起,资本较雄厚,在与地方官府签订了相关的合同,以及采购了左弗提供的各类工具后,工厂很快就运转了起来。

才短短几月,他们就完成了武进县县衙的订单两百辆四轮车。

这些四轮车做工精美,一辆车可以坐四个大人,一匹骡子拉着就能走,车体都做成统一的模样,在车上还写上了“出租”二字。

没错,这就是古代版的出租车。左弗订购了这些四轮马车,然而再将马车出租出去,除了可以收取部分租金外,还能为乡民提供就业机会。

现在,停在任宁常昆等人面前的,就是这些出租车。

一望无际的车队带给任宁等人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马车的转向设计更是让他们惊叹不已!

盛名之下无虚士,能造出那等可怕火器的左云舒果是可怕啊!

上了马车,又有了新现。

车上的座位竟异常软和。任宁用手按了按,感觉不像简单的棉花填充物,似更有弹性一些。

而且不止座位软和,座位的靠背也被包了起来,靠在上面,一样软和。再摸了摸,感觉填充物和坐垫是一样的,有弹性,靠着十分舒服。

“宗管事,这坐垫似异常柔和,还有弹性,这里面用了什么?”

“听说是装了海绵,可海绵是什么,小的也不清楚。”

说话间,马车已启动了,竟是感觉不到什么颠簸,这让任宁更惊异了。

就算这里用了水泥路,可坐车马颠簸是免不了的,这车怎一点颠簸感都没有?

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宗盛笑着道“听说老父母大人明了一种叫作弹簧的东西,装在这车上可减颠簸,这些城里出租四轮车都装了弹簧,所以行驶起来特别稳当,坐得也舒服。现在已有不少富贵人家跟四通车行厂订购了。”

“厂?”

“是。县太爷说,小规模生产的叫作坊,大规模的产生的叫厂。小作坊生产成本高,大厂生产成本能降低,所以鼓励大家开厂。”

“这是何道理?”

常昆一脸懵,“不都是作坊吗?”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只知报纸上说,开厂的,大人会提供各类方便的工具,而且采取流水线生产模式,一人负责一个部件,最后组装,不但省时省力,还能节省成本,说这法子秦时就有了”

第267章看不透

“这倒有趣了。”

常昆笑着道“我知物勒工名是秦时流传下来的。可却不知,秦时还有这流水线作业法。”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啦。”

宗盛挠了挠脑袋,“都是报纸上说的。报纸是县太爷组织弄的,应该不会胡说。”

说到报纸,任宁又想起了自己的疑问。他将宗盛之前给自己的报纸又从袖口抽了出来,摊开看了看,这回他不再纠结这纸怎么做的了。

反正问这个人也得不到答案,不如以后问左弗好了。

现在他倒是对这个类似邸报的东西更有兴趣了。

商户如何生产,怎么生产报纸上也说?这左弗行事还真是怪异,处处都透着古怪。

报纸上常州日